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大发导师200元回血一万技巧 > 新闻动态 > 墨色清响 妙处横生:读华嵒《山水十二开》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09 点击次数:120
翻开华嵒的《山水十二开》,仿佛推开一扇半掩的竹扉,风裹着水汽与草木的清气扑面而来。十二帧山水,十二段留白与墨痕的私语,在绢素间织就一场无声的对话。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,忽觉那些枯笔淡墨竟有了呼吸,山石在皴擦中苏醒,溪流在晕染间流淌,连寒鸦的羽翼都似要振翅飞出画框。
初看时,画中尽是清冷。枯树瘦石,寒江孤舟,墨色如暮色般沉静。可细看之下,枯枝上竟藏着欲绽的芽苞,石缝间渗出几缕青苔,云雾深处似有春山将醒。华嵒的笔触像极了冬日呵在窗上的白雾——朦胧中透着通透,混沌里藏着明澈。他画山,不取险峻奇崛,却以淡墨层层叠染,将山势化作云烟的呼吸;他写水,不描波涛汹涌,只用留白与数笔游丝,便让溪涧在观者心中潺潺作响。这般“以虚写实”的功夫,倒让我想起他自题的“空谷无人,水流花开”——画中无风,却有松涛在耳;画中无人,却见天地自言。
最妙是那抹若有若无的生机。在《寒林独钓》里,渔翁的蓑衣被风掀起一角,钓竿垂向空茫的水面,而远处山峦的淡青中,分明透着几分鹅黄。华嵒似乎总在枯寂处埋下伏笔:老梅的枝桠上,几点朱砂红梅似将绽未绽;古寺的残垣后,一枝桃花斜逸而出。这种“欲说还休”的留白,恰似他题在画边的诗句——“雪尽山犹瘦,春归草自青”,笔墨未及处,自有天地生发。
画中常有人迹,却无喧嚣。樵夫负薪而行,书生策杖独行,渔父垂钓溪畔,皆如山水间的点缀,与草木云石融为一体。华嵒笔下的人物,总带着几分疏离与孤寂,却又透着对自然的皈依。这让我想起他一生布衣,卖画为生,却在画中构筑起一个超然物外的世界。他画的是山水,亦是心境——那些蜿蜒的山径,或许正是他漂泊半生的写照;那些缥缈的云雾,或许正是他寄情天地的孤怀。
合上画册时,窗外的暮色已深。画中寒山、孤舟、松风、泉响仍在心头回荡,竟分不清是画境入了梦,还是梦境入了画。华嵒的十二帧山水,像十二枚青玉镇纸,压住了时光的喧嚣,让观者在浮世中寻得片刻安宁。那些看似随意的枯笔淡墨,实则是他以一生阅历凝成的禅意——不必浓墨重彩,不必惊天动地,只需在寂静处听山泉,在枯枝上等花开。
忽而懂得,为何古人称华嵒为“空谷之音”。他的画,是墨色与留白的合奏,是枯寂与生机的对谈,更是文人精神在世俗中的隐秘栖居。这般山水,不看则已,一看,便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痣,抹不去,化不开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(完)谢谢阅读编辑:兰风校对:邵嘉监制:倪建春书画创作基地:1,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大俞村大俞村宿,服务电话俞先生:150574225202,浙江省桐庐县紫燕山休闲农庄,服务电话郑先生:133065272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大发导师200元回血一万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